
特別鳴謝
首先介紹Xpress這個牌子,Xpress係一間香港公司,早期由前輩莫祖光先生創辦(新新模型)而後期由rcMart接手延續直至現在, 而Arrow AT1是由我呢位香港仔WW構思, 由Xpress背後強力技術支持,首先要多謝香港Xpress Danny帶頭有出軸車呢個諗法再推動這個項目, 一班幫忙測試既Xpress隊友,TRC車場小洪,棠爺,選用作參賽車測試實際效果既大師兄秋文,Eric Lam以及所有協助Xpress進行這個項目既朋友。
假如沒有香港Xpress提供資源,即使有好的車架設計也不可能實現, 沒有秋文,Eric實戰以及一位行事低調既車壇老前輩一直堅持不怕困難出心出力地改進, 就不會有今天這一部最終滿意版本的Arrow AT1。
也特別再多謝TRC車場小洪設定好一台樣板車,給車場朋友認識Xpress Arrow AT1。
▼大師兄秋文陳 – Team Xpress隊友

▼Eric Lam骨哥- Team Xpress隊友

軸驅動是什麼
從前軸驅動的底盤也不少, 例如比Team Associated TC3更早的Tamiya TA01 , 但這款不算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軸驅動,原因是車頭車尾波箱還有兩組多個減速齒輪, 因此這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軸驅動,以下我想說的是中軸位於車架中間的軸驅動系列!
▼Tamiya TA01 這款不算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軸驅動

▼ 我最早認識的軸車Team Associated TC3


向軸車年代設計致敬/當年為何流行起來
我最早認識的軸驅動車架是Team Associated TC3天下的年代,那個時候是我剛接觸RC, 那時候軸驅動是主流車種,能成為主流車種原因我相信是軸驅動的暢順高效率特性,當時的電池容量以及動力都是有限的,當時RC的電池種類是Ni-Mh,我記憶當時電池科技容量3000mah己是極限,動力方面是有刷的馬達, 當時的ESC只是一個簡陋的高頻開關裝置(比較現代無刷系統)相對現代無刷馬達系統效率低也會發熱得非常利害也代表是更耗電, 電池容量低而馬達也比較耗電,時有發生電力不足夠完成5分鐘賽事情況!
在那時候Tamiya的TT01入門軸系列還未出現,而Team Associated TC3之後軸車熱潮一直未減,其他車廠也相繼推出軸驅動車架, 例如Tamiya TB Evolution系列, Yokomo MR4TC SD系列, HPI Pro4等等……
▼Lipo流行之前早期的Sub-c電池容量有限
(年代約2003年前後)


▼ Tamiya TB Evolution III Surikarn Limited


當時Tamiya 更推出一部特別版TB Evolution III Surikarn Limited, 紀念TB Evolution III 在2003年泰國國際房車錦標賽(TITC) Modified 以及 Stock Class取得勝利 ! 看到這裡大家知道當時軸驅動車架咩料啦,曾經軸驅動車架在RC兵器排行榜確是名列前茅!
筆者認為當時軸驅動高效率傳動特性有效節省能源而流行起來, 另題外話當時前單向系統出現也是為了節省能源作標準裝備(代替前差速)。 當中筆者最喜愛Yokomo SD SSG版本, 當中的藍色鋁件襯上SSG銀色底板係非常之合襯, 可惜是我只擁有過Yokomo SD CGM 以及 HPI Pro4, 未能擁有過Yokomo SD SSG版本,就像欠缺了一片砌圖, 不完整!
▼Yokomo SD SSG版本


▼HPI Pro4軸車

軸驅動的弱點
軸驅動底盤當時也不是沒有問題的,傳動傘齒在碰撞後容易損壞,左右轉向出現大細灣問題,在電池容量提昇而軸驅動設計也未有突破情況下而再次給皮帶車取回兵器排行榜首位, 之後軸驅動演變成常見入門車設計,例如Tamiya TT系列, Yokomo MR4TC SD變成了Drift Car系列, HPI Pro4軸車系列甚至消失了,軸車師兄弟各散東西,只有Tamiya仍堅持更新Tamiya TB Evolution設計,直至2022年Tamiya TB Evolution 已出到第7代,入門系列有TT01, TT02 ,而近代有推出軸驅動牌子不得不提Awesomatix, 由A700 軸驅動開始而為車友熟悉 ,創新非主流車架設計前所未見,全車Carbon搖臂,鼓式油壓彈簧片,Optional前浮動波箱等等。。。可惜A800皮帶車推出後,似乎皮帶車成了Awesomatix主力系列。。。
▼Awesomatix A700軸驅動


在尋求軸驅動結構突破Xpress Arrow AT1 設計分享

雖然現今電池/動力己沒有短缺問題,但相信有資歷車友一定會還記得軸驅動的聲音,當時對軸驅動熱情仍然在吧,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以前軸驅動擺位加上現代設計的底盤懸掛幾何可以再跑得多遠!
Arrow AT1 就是這一個設計概念, 解決舊代軸車問題再配合現代懸掛結構, 開發時選擇比正常更苛刻條件用4.5T Motor一直測試,確定On Power加速時己解決扯埋一邊或左右灣大細不一樣問題, 這相信是整組傳動波箱浮動功勞, 傳動系統跟底盤有一個有效分隔, 摩打的力量不會把底盤扭動,這是WW的設計理論
另外Xpress重新把傳動傘齒輪,差速器以及波箱開新模具處理,當加減速傳動傘齒發出壓力時,特製波箱形狀不會令波箱變形。
傳動傘齒輪為特別選擇物料剛性也己比舊代軸車強, 因此不需要金屬傘齒也能抵抗Modified級別Motor力量, 當然嚴重撞擊也是有可能是損耗的,但新設計差速換傘牙是不需要拆散差速的, 方便好多!
後話
軸車底盤系列發展前路未明,希望能夠帶起新一輪軸車熱潮,甚至希望有國外大廠可以重新投放資源推出競賽級軸車,一起找尋最好既軸車設計, 令軸驅動能夠在Touring 1:10兵器排行榜確佔一位置,對抗皮帶驅動底盤!更多關於Xpress Arrow AT1設計分享, 留待正式發售後再出文章!
再次感謝支持Xpress,支持任何香港RC牌子/設計既每一位,沒有大家支持香港品牌就沒有新產品出現!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